1920_200px;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动态

合肥包河:农业成为创新经济动力源

编辑:中国经济时报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更新于:2018-12-28 阅读:

直接孵化,表现为“接二连三”。

每年7月,葡萄成熟时,一年一次的葡萄节都会如期举办。节庆期间,人们或驻足欣赏,或动手体验,或高声喝彩,欢笑声、音乐声、击鼓声,各种声音汇聚成一首农业旅游交响乐,葡萄节也成为一座没有围墙的公园。在包河,像葡萄节一类的活动,比如春色滨湖旅游节、马拉松等活动几乎月月都有,这些节庆的理念是“点上有精品、块上有特色、面上有提升”,既向市民提供休闲的大自然景观,又展示悠久的农耕文化。每一年都有新变化,市民看了今年想明年,把农业旅游功能发挥到极致。

经验传播复制是检验成果的标志。沿着环巢湖16.8公里主旅游线路,“四季有瓜果、四季有蔬菜、四季有鱼禽、四季有花草”,村镇建筑景点化,各具特色的旅游景点,引来人流。“人流带来了资金和技术,政府引导加上市场作用,这几年,各地资金、技术和人才等要素向生态好的地区流动加速,我有不少朋友都转行进入了农业。”贺明伍说。

在与大圩相邻的合肥市包河经开区互联网产业园内,安徽合肥多加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秦广泉研发了一款专门用于农药喷洒的植保机器人,今年多加农业的无人机“承包”了全区农药喷洒重任,一小时喷洒50多亩农田,安全高效,还不会轧苗。秦广泉告诉记者,五年前,区内一位种植大户找到他,提出了用小飞机喷洒农药的设想,他觉得这是一个风口,此前公司无人机应用定位没有细分,市场销售并不好,他们经过五年持续不断改进,研发了10多款专用于农业的机器人产品,目前已申报150多项专利,这一定位,让多加农业成为国内植保机行业龙头。

“找对项目,农业可以长期投资。”秦广泉感叹。目前,尽管包河从事农业劳动的人数不多,但一二三产业有机交融,农业不再是弱质产业,耕地亩均效益接近5000元甚至更高,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三次产业呈现出“二产、三产因一产而活,三次产业深度融合、城乡全面互动”的局面。

间接孵化,表现为“生态资本”变成“高端积聚”。

包河拥有全国唯一的“国家广播影视科技创新实验基地”和全省唯一的安徽省创意文化产业集聚发展(合肥)基地,2017年年初,位于两大基地核心区的滨湖卓越城建设正式启动,滨湖卓越城地处环巢湖16.8公里黄金湖岸线,东接大圩旅游景区、合肥滨湖国家森林公园,产业高端、生态环境优越是卓越城名字的由来。依托生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是卓越城的目标。譬如,卓越城着力打造文华园、卓越中心、休闲旅游度假区、全球创新中心、都市乡村旅游区、明日圩客小镇、徽街雨巷七大平台,这些平台既有产业又有环境,本身也是包河新景区的一部分。

1234

上篇:

下篇:

CONTACT US

icon
icon
115_115px;
icon
icon
115_115px;
icon
icon
115_115px;
Copyright © 2017-2024 版权所有:陇ICP备17000860号 设计制作 宏点网络 beian 甘公网安备 620902020001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