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红宇: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形势分析与政策建议
编辑:新野乡村振兴 来源:百家号 更新于:2023-7-7 阅读:
2.大国小农经营方式普遍。以农户家庭为基本经营单位是我国农业大国底色。尽管这些年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断发育壮大,小农户也在工业化、城镇化推进过程中不断分化,但普通农户数量仍达2.3亿,占农业经营主体的95%以上。正视我国大国小农背景下农业的弱质产业特性,帮助、提高、发展、富裕小农,创新农业经营方式,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效衔接,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在建设农业强国进程中极具挑战性。
3.发展不平衡现象突出。从内部看,农民收入增长势头放缓。近6年农民收入的增速相较于此前5年明显下降。2015—2021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6.2%,比2010—2015年的增速9.6%下降了3.4个百分点;2022年全国各省份中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最高的上海为3.97万元,最低的甘肃为1.22万元,区域发展不均衡现象突出。从农民收入结构的角度观察,2022年全国农村外出打工人数1.72亿人,比疫情前的2019年减少235万人,工资性收入深受影响;家庭经营收入受疫情、物价等因素所限,缺乏增长空间;转移性收入受经济大环境影响无明显增加,财产性收入占比偏低,各项收入增长都有压力。从外部看,城乡发展差异显著。2012-2022年城乡居民收入之比由2.88:1缩小到2.45:1,平均每年缩小0.043,若按此速度,到2023年应是2.4:1,到2035年应为1.5:1,到2050年应为1.2:1-1:1.1左右,但从目前的形势看,实现这一收入增长目标的外部环境并不宽松。随着是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推进,城市人口膨胀、交通拥堵、就业难度加大。与此同时,农村劳动力、人才、资金、土地等要素大量外流,农村人口老龄化、村庄空心化、发展活力不足,乡村普遍缺乏人气不容忽视。
4.农业缺乏全球竞争力。一是农产品贸易逆差不断扩大。自2004年出现 46.4亿美元的农产品贸易逆差后,贸易逆差不断扩大,2022年已达1377亿美元。二是资源性农产品除稻米、小麦外,包括大豆、棉花、糖料、植物油、牛羊肉等大宗产品在全球贸易中缺乏竞争力,净进口状态持续。尽管这两年大豆、玉米等大宗农产品进口数量有年度间变化,但并不改变净进口的历史性趋势。去年大豆、玉米进口量减少,分别由上年的9652万吨和2835万吨,减少到9108万吨和2062万吨,大米、小麦进口却有所增加。三是进口来源地集中,贸易依存度高,美国、巴西、阿根廷、澳大利亚是农产品主要进口国,风险点集中。四是具有出口竞争力的农产品品种和数量越来越少,而进口农产品品种数量则越来越广泛。除蔬菜、茶叶保持净出口外,其他农产品基本均为净进口。当前,世界进入新一轮农业国际贸易规则博弈期,以美欧日为代表的发达国家主张取消我国发展中国家地位,将使我国农业发展面临更加激烈的国际竞争。
上篇:
下篇: